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按照《洪范》的说法,王肃的解释更为合理。”
曹髦摇摇头,说道:“仲尼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尧的伟大之处,在于效法上天。
顺考古道,并非他最突出的美德。
如今《尚书》开篇阐明圣德,却舍弃其伟大之处,而强调细微之处,这难道是作者的本意吗?”
庾峻恭敬地说:“臣一直遵循老师的学说,对于其中大义尚未完全领悟,至于如何权衡取舍,还请陛下圣裁。”
话题转到四岳举荐鲧,曹髦问道:“所谓大人,其品德与天地相融合,其智慧与日月相辉映,思虑周全,明察秋毫。
如今王肃说‘尧意不能明鲧,是以试用’。
如此说来,圣人的智慧还有所欠缺吗?”
庾峻回答:“即便圣人极为圣明,也难免会有考虑不周之处。
所以大禹说‘知人则哲,惟帝难之’,但尧最终能改授圣贤,成就众多功绩,这也正是他成为圣人的原因。”
曹髦反驳道:“有始有终,才堪称圣人。
若一开始就判断失误,又怎能称之为圣呢?大禹说‘惟帝难之’,但最终能改授他人,大概是说知人对圣人来说是难事,并非是说圣人的智慧有所欠缺。
经文中说:‘知人则哲,能官人。
’若尧怀疑鲧,却仍试用他九年,导致用人失当,这又怎能称之为圣哲呢?”
庾峻回应:“臣私下研读经传,发现圣人行事也并非毫无差错,比如尧错用四凶,周公错信二叔,仲尼看错宰予。”
曹髦说道:“尧任用鲧,九年毫无成效,还扰乱了五行,致使百姓陷入困境。
而仲尼看错宰予,只是言行之间的小失误,二者的轻重不可相提并论。
至于周公和管、蔡的事情,也记载于《尚书》之中,这都是博士们应当通晓的。”
庾峻面露难色:“这些都是先贤们也曾疑惑的问题,以臣的浅见,实在难以深入探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接着讲到“有鳏在下曰虞舜”
,曹髦问道:“尧在位时,洪水泛滥成灾,四凶又在朝堂为非作歹,此时正是急需选拔贤圣之士拯救百姓的时候。
舜当时已到而立之年,圣德昭着,可为何却长久未被任用呢?”
庾峻回答:“尧曾叹息着寻求贤才,甚至想要让出自己的帝位。
四岳却认为自己德行不足,不敢忝居帝位。
尧又让四岳举荐出身卑微的贤才,这才举荐了舜。
实际上,举荐舜的根本原因在于尧,这正是圣人想要充分了解众人的心意。”
曹髦摇摇头:“尧既然听闻了舜的贤能,却不立即任用,当时的忠臣也未得到提拔,非要等到四岳举荐才任用舜,这可不是急于任用圣贤、体恤百姓的做法。”
庾峻无奈地说:“这并非臣愚笨的见识所能理解的。”
在太学与诸儒探讨完《易》和《尚书》后,高贵乡公曹髦兴致不减,又命众人讲解《礼记》。
进城寻妻的山村少年,住进了物业公司女老总的家中。从此,小区的阳宅风水,重病偏瘫,生意职场,养儿育女全求到了物业公司头上。本物业公司管理费一平方三千块,不讲价!万科恒大想要让本公司管理楼盘?不行不行。首富大佬想要住这个楼盘?没门,先让美女入住。原本只是想要进城娶妻,可一不小心竟然成了全球首富。...
一代学神魂穿大唐,成为一代武神李玄霸。他身强力壮,一人可挡百万军。他智慧如海,一人可当千万用。我李玄霸一生行事,拳头就是我的律法!不然,我李玄霸,就不叫李玄霸!...
新书重生九零红红火火已上传,求收藏求推荐么么一万年!!!前世求而不得的生活,今生喜得如愿了!悠然决定用自己聪明的脑袋瓜和勤劳的双手,好好的画上一幅惬意悠然的田园画。可是,为何总有些大臭虫母蝗虫往画里钻?悠然怒了,放箭!来一只射一只!来两只钉一双!...
本以为自己不幸穿成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丫环,没想到一回想,她竟然是这王爷明媒正娶的王妃。命运是有多凄惨?如此,倒还真不如穿成个丫环呢!原来不是她长得寒碜,...
一次莫名的邂逅,我被带到这个莫名的梦境世界。据说它是三国时代的复制品,虽然不是历史却胜似历史。生活中人们称呼我为周宇坤,梦境中人们称呼我为赵云。那么,我到底是周宇坤还是赵云呢?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但我只明白一个道理我就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