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其中又绿江南岸’一句,初云‘又到江南岸’。
圈去‘到’字,改为“过”
,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修辞练字当世无俩……”
老者看了中年儒生一眼,沉默不语,心里却晓得对方是想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个幺弟啊……太过忠正耿直,与包孝肃(注:即包拯,谥号“孝肃”
)倒是有得一比,便是对自己这位高权重的三兄亦颇有反对之声、弹劾之举。
也罢,世事无常,造化弄人,临了临了,因为元泽之事,倒是兄友弟悌了……
“熙宁三年,司马君实尝予某三信曰《与王介甫书》,列举实施新法弊端,要某废弃新法,恢复旧制。
某回信《答司马谏议书》,对其之指责逐一反驳,借评国朝因循守旧之弊以明变法之心。
后官家欲起用其任枢密副使,其趁机复议废止新法,官家未允,其遂辞职离京。”
老者心知幺弟欲解己苦闷之心,然忧心难消,以往种种尽数涌现,换以哂笑:“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此乃司马君实评某之言,某遂有‘拗相公’之名闻于朝野……漱水司马虽与某政见不合,于朝中颇多犀兕抵触之事,然此评语算是中肯……人且言某不善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敝亦不浣濯。
苏老泉又有言某‘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之语……”
“呵,某性子执拗,菩萨劝亦不转,何也?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某只求革除国朝存在之积弊,治国之道,首先要效法先代,革新现有法度。
然本朝累世因循末俗之弊,而无亲友群臣之议。
既如此,某当为天下发声而不计一己之宠辱也。”
老者脸上神情不变,只当在陈述与己无关的琐事,面向中年儒生,淡淡的问:“和甫,在你看来,后世当如何评价为兄?”
和甫沉默良久,方慢慢的说道:“昔日则天女皇为己立‘无字碑’,意指‘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我朝建国以来,官员冗滥无能,吏胥贪墨枉法,故欲富国强兵非先澄清吏治不可。
穷则变,变则通。
三兄种种举措,初衷只为除弊拔冗,革除我朝积贫积弱之局面,殚精竭虑,一心为国为民,不可谓大公无私。
然则急于求成,在短短数年内,次第颁布纷繁的法例,一事未已,一事又兴,很难收到实际的成效。
另用人但求拥护新法,而不问其品格,故幸进小人均为所用,此般已有倒行逆施之嫌……”
难得兄弟二人有此心平气和坐而论政之机,和甫虽悲兄长丧子之痛,但有些话终究不吐不快,干脆说个痛快:“……且变法之举注重于理财,忽略了行政之改革。
以百孔千苍之各级行政而欲其负责推行重大之变法,自不可能。
在内政亟待改革的形势下,又屡启边衅,对西夏等用兵,结果作战失利,使辽乘机略地,既损国威,又耗国力。
加以久旱成灾,饥民流离失所,守旧派遂以天怒人怨为藉口,大肆攻击新政,便是支持变法的官家亦大为动摇。
新法本身也有缺点,例如贷款给农民,取息二分,仍嫌过高;农民借款容易,往往超借而难以清还……”
“早前,官家得晓百姓为躲避保甲法断指断腕一事,乃询问于三兄。
三兄言:‘即使确有其事,也不足为怪。
如今士大夫看到新法实施,尚且指三道四,何况是普通百姓呢!
一名现代特工,在执行一次任务牺牲后,灵魂穿越到完全陌生的朝代,成为大将军府的赘婿。前生的他辛苦奋斗,从不停歇。再生的他只想享受人生,安逸生活。奈何天不从人愿,在这个陌生的朝代展开传奇的人生。且看他如何醉卧美人膝,沙场秋点兵。。。。。。...
谁不知道她是他疼进骨子里,宠进心坎里的小爱妻?居然还有不怕死的小三挺着大肚子上门挑衅,难道没人告诉她,她家那位又酷又帅又专情有钱有权有地位的老公早已经为了体贴宠爱她自动跑去结扎了吗?孩子的爹还没弄清楚是谁就找上门来,瞧她家老公邪魅俊美的脸庞都绿了,这场戏可热详细介绍...
她是侯府庶女,却嫁于今上最宠爱的四皇子为正妃。信誓旦旦犹在耳,缱绻深情难思量。却不想,新婚之夜,良人变狼人,要生生的剥她的脸皮!她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一个阴谋!不堪受辱自毁容颜触柱而亡,再一睁眼,她已回到六岁之时。冷光乍现之间,风华无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她积蓄了六年的实力,带着幼弟再入侯门。...
金对玉,木对石,红妆对公子。侯门对绣户,绯袍对紫衣。庄生蝶,穿越客,运筹对划策。朱楼同绮梦,宝马共香车。回风舞雪美人姿,金声玉振男儿歌。半幅珠帘,难掩满园春色一轮皎月,共照两处时空。...
他和她在战火硝烟中初遇,惊鸿一瞥,她就嵌入了他的心。多年后,旁人眼里不近女色的他竟然煞费苦心亲自布下一个局,只为了要请她入瓮。明明只是为了一个协议而已,她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居然会逐渐沉溺在他给予的独宠之中,无法自拔...
本书纯属衍生同人,随便看看就好,没有太多好点子,就是跟着原著的剧情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