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了解了这些,沈哲子对于老爹这个会稽内史尴尬处境才有了更深的体会。
除贺氏等寥寥几家外,其他人对沈充是完全视而不见。
不能获得地方大族的拥戴,就算政令发布出来,也无人响应。
老爹名为会稽之主,但能够动用的,也就仅仅只有郡府掌握的人丁课田,就这点家底,临来之前还被虞、孔等大族几乎掏空,可谓窘迫到了极点。
正因如此,沈充心内对会稽士人也是颇有恶意在酝酿,对于沈哲子的提议还有所保留:“青雀,你有几分把握可让虞思奥入守吴兴后会与严氏冲突?”
他们父子两个离开山阴,前往余姚,为的就是拜会虞潭,以释前嫌,并举荐其担任吴兴太守。
这就是沈哲子所打的主意,要对付严氏,沈家一家之力有所不逮,必须要拉拢更多盟友。
而会稽这些本地士族,则是不能错过的拉拢合作对象。
今次针对严氏用兵,最根本一个目的就是要震慑时人,坐稳会稽。
而想要坐稳会稽,则就必然要拉拢会稽本地士人,否则难免掣肘。
世家大族盘根错节,一时为敌,一时为友,如果太固执不能灵活转变,那也衰亡不远了。
虞家与沈家看似仇隙颇深,不可调解,但所谓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对于虞潭,沈哲子虽然接触不多,但也算颇有了解。
察其所为,在乌程弁山山庄时,尽管在沈哲子咄咄逼人言辞逼迫下,左支右绌,屈于下风,但仍然几次挖坑,颇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由此可以看出,此公并非崇慕玄虚无为之辈,不甘于平淡、碌碌无为,有立事功的愿望和抱负。
既然如此,沈哲子就有把握说服虞潭,由其出任吴兴太守。
如此一来,有两个好处。
第一可以化解虞氏与沈家的冲突,易地而治,缓解彼此矛盾的同时,沈家也有了钳制虞氏的手段,只有各自安分,才能彼此安好。
第二可以挑唆虞潭与严氏对立争锋,彼此关系紧张之下,虞潭要找盟友抗衡严氏,只能来求江东豪首的沈家。
沈充想剿灭严氏,就算有大义之名,也是越境非分。
但如果虞潭主动相请,情况则就大不相同。
老爹有了插手的理由,而虞潭也会劝会稽人相助,如此才可尽起郡内之兵,夺回分散在会稽各家的军权。
当然,要达成这一切目的,最主要还是说动虞潭出任吴兴太守。
所以,父子两人议定之后,便起个大早来到余姚,拜会赋闲在家大半年的虞潭。
余姚在会稽郡下十县中排名靠前,属于传统的吴越文化圈子,相传舜帝后裔封于此地而得名。
可见武康姚氏待错了地方,离开祖宗封土,难怪要被沈家压得抬不起头。
虞家位于慈溪有大片田产,规模连片,蔚为壮观,比之沈家在武康的庄园田产还要可观。
只有身处时下,沈哲子才能理解后世史书对于一些士族子弟家世描写的春秋笔调。
如果自己以后立传,则可以说,沈维周,父充少习兵书、豪武侠任,厚结乡里,不治产业,维周幼即贫困,家无余粮,即稍长,以货殖任事,取资家用,乡人称贤。
而纪友则更可怜,幼失怙恃,随于大父而活,未及弱冠,大父亦薨,茕茕孑立,不损其节。
一名现代特工,在执行一次任务牺牲后,灵魂穿越到完全陌生的朝代,成为大将军府的赘婿。前生的他辛苦奋斗,从不停歇。再生的他只想享受人生,安逸生活。奈何天不从人愿,在这个陌生的朝代展开传奇的人生。且看他如何醉卧美人膝,沙场秋点兵。。。。。。...
谁不知道她是他疼进骨子里,宠进心坎里的小爱妻?居然还有不怕死的小三挺着大肚子上门挑衅,难道没人告诉她,她家那位又酷又帅又专情有钱有权有地位的老公早已经为了体贴宠爱她自动跑去结扎了吗?孩子的爹还没弄清楚是谁就找上门来,瞧她家老公邪魅俊美的脸庞都绿了,这场戏可热详细介绍...
她是侯府庶女,却嫁于今上最宠爱的四皇子为正妃。信誓旦旦犹在耳,缱绻深情难思量。却不想,新婚之夜,良人变狼人,要生生的剥她的脸皮!她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一个阴谋!不堪受辱自毁容颜触柱而亡,再一睁眼,她已回到六岁之时。冷光乍现之间,风华无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她积蓄了六年的实力,带着幼弟再入侯门。...
金对玉,木对石,红妆对公子。侯门对绣户,绯袍对紫衣。庄生蝶,穿越客,运筹对划策。朱楼同绮梦,宝马共香车。回风舞雪美人姿,金声玉振男儿歌。半幅珠帘,难掩满园春色一轮皎月,共照两处时空。...
他和她在战火硝烟中初遇,惊鸿一瞥,她就嵌入了他的心。多年后,旁人眼里不近女色的他竟然煞费苦心亲自布下一个局,只为了要请她入瓮。明明只是为了一个协议而已,她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居然会逐渐沉溺在他给予的独宠之中,无法自拔...
本书纯属衍生同人,随便看看就好,没有太多好点子,就是跟着原著的剧情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