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方以智

崇祯朱连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言情中文网 www.yq888.org,最快更新热推小说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崇祯朱连最新章节!

    “皇爷,锦衣卫已经查出了造谣之人,只等皇爷一声令下,他们就会抓人。”王承恩将锦衣卫送来的消息念给崇祯听。

    “不,”崇祯摇头,“不能抓人。”

    “可是他们造谣皇爷胁迫赵王降低宗禄...”

    “那也不能动!”

    面对藩王的舆论战,崇祯心如止水。

    搞宣传斗争他还没怕过谁。

    他坐在龙书案旁问王承恩:“崇祯十七年邸报发到第几期了?”

    “回皇爷的话,发到第四十二期了。”

    “第四十三期给英国公空出一个版面,让他帮朕解释那天到底有没有胁迫赵王。另外放出消息,就说朕将礼部草拟的削减藩王宗禄题本留中了。”

    王承恩有些疑惑:“皇爷此举会加剧藩王反对的声音,是不是...”

    崇祯冷冷一笑,“无妨,朕此举的目的就是让藩王们以为朕会在意舆论!”

    题本留中的意思是崇祯在犹豫。

    犹豫到底要不要降低藩王宗禄。

    藩王们知道后以为他们的舆论战奏效了,会将大部分甚至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舆论战当中。

    可是他们忘了,舆论战的目标不是搞舆论,而是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谁是敌人?

    藩王的敌人是崇祯,崇祯的敌人是藩王。

    藩王们以为之前的行为奏效了,所以会加大舆论战,届时崇祯就会被迫终止降低藩王宗禄。

    可崇祯不是这么想的。

    降低藩王宗禄只是一个幌子,实际是给锦衣卫争取时间查藩王。

    他纵容藩王搞舆论战的目的是让藩王们将注意力都放在京师,从而放松身边的警惕。

    这样锦衣卫就有时间和机会查藩王了。

    等锦衣卫将所有信息都查清楚之时,便是崇祯削藩之日。

    随着崇祯十七年第四十三期邸报的推出,京师百姓们陷入到吃瓜的快乐当中。

    “哎哎哎,看最新的邸报了吗?英国公亲自出来证明陛下没有逼迫赵王。”

    “可有人说赵王是被陛下逼迫的!你信谁的话?”

    “我啊?当然是信英国公了!他带头补缴赋税,人品肯定没问题。”

    “你信谁的话?”

    “我谁都不信,看热闹就行了!”

    这件事虽然与百姓无关,但百姓们就爱看热,而且是皇家宗室的热闹。

    在百姓们的议论声中,崇祯亲自挑选的数十名锦衣卫悄悄从京师出发,去往全国各地。

    他们是去彻查藩王罪行和资产的。

    由于此事是一等一的绝密,所以崇祯选的人很少。

    崇祯并不担心这些人完不成任务,因为他给的时间很长。

    三年不行就四年,四年不行就五年!

    只要查的清,查的准就行。

    十一月中旬,京师又开始下雪了。

    面对漫天大雪,有人喜有人忧。

    最高兴的是崇祯。

    大雪落地后覆盖土壤上,既能减少土壤热量散发,也能阻挡寒气入侵,保护地里的麦苗安全过冬。

    同时积雪融化后还能补充土壤水分,缓解旱情。

    对大明朝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最难过的则是那些穷人。

    寒冬本就难熬,大雪过后的严寒将让他们难以承受。

    午后。

    王承恩举着一份公文飞奔进乾清宫,“皇爷,工部送来喜报,铁模铸炮试铸成功了!”

    崇祯一翻身从暖榻上坐了起来。

    他眼睛里放着光问:“大炮现在何处?”

    “就在工部衙门里面!”

    “摆驾工部!”崇祯急的自己穿衣服。

    王承恩一边吩咐外面的太监准备銮驾,一边快步走上前给崇祯更衣。

    工部衙门距离皇城很近崇祯直接舍弃了轿子,踩着积雪往外走。

    李宪忠如临大敌的冲在最前面警戒。

    到达工部衙门时,工部尚书范景文和一众官员正在门外恭候。

    礼毕之后,崇祯在范景文的引导下来到工部衙门后院。

    只见院子里支着一个巨大的军帐,军帐外面站着十几个人。

    为首的焦勖对着崇祯施礼:“臣焦勖参见陛下。”

    “免礼了,火炮呢?”崇祯问。

    “就在里面,请陛下移步!”焦勖掀开军帐门帘,一行人走了进去。

    刚走进军帐,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

    只见军帐中间放着一尊中型火炮。

    火炮长约四尺五,直径大约有一寸半,漆黑的炮口散发出冷森森的寒意。

    范景文来到最面前开始介绍:“陛下,铁模铸炮法看似简单,实则非常难。最难的地方便是铁质模具和铁水接触后会粘连在一起无法分开,导致火炮变成了大号铁棍,失去了使用价值。”

    “工部匠人耗时一年半,耗银三万余两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范景文一边给衙门邀功,一边告诉崇祯三万两银子是怎么没得。

    毕竟三万两银子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笔大数目!

    “好,甚好!”崇祯点头称赞:“这个月工部绩效银全额发放!”

    工部官员和匠人们纷纷露出开心的笑容。

    这些笑容都发自内心。

    原因很简单,他们得到皇帝认可的同时还实现了自我价值。

    “解决铁质模具和铁水粘连的办法一定要保密。”崇祯嘱咐起来。

    铁模铸炮的战略意义太大了!

    如果之前每年只能造一千门火炮,换成铁模后同样的匠人每年造炮的数量能翻上几倍。

    数量增加的同时,成本却能下降。

    对明军来说,火炮再也不是奢侈品了!

    “陛下放心,知道这个办法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焦勖,另一个是方以智。”范景文左手支着焦勖,右手指向崇祯身后一名中年人。

    此人身穿蓝色官袍,面目消瘦体型适中,给人一种玉树临风的感觉。

    “臣翰林院检讨方以智参见陛下!”方以智对着崇祯拱手施礼。

    崇祯愣了一小下。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

    物理二字就是出自其百科全书式学术着作《物理小识》。

    方以智除了在物理学、医学、哲学和地理学上的贡献外,还在天文学上有惊人之举。

    因为他在当时提出了金星和水星绕太阳运行的正确猜测。

    崇祯盯着方以智的脸暗暗点头:这位大明朝的科学家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方以智。”崇祯一脸平静地喊着他的名字。

    “臣在!”方以智再次抱拳拱手。

    “朕有一个问题想问你。”

    “请陛下赐教!”

    崇祯指着军帐外飘落的雪花问道:“你说天上为何会下雪?雪又为何会往下落,而不是往上...飞?”